我这个年龄看到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就会产生一种怀旧感。70年代前后,能看的外国片基本都是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


(相关资料图)

这部是2016年,但里面荡漾的紧张感、压抑感和间或的性骚动,似乎几十年过去都是没有变的

一位资深电视大叔在观看凤凰卫视电影台播出的罗马尼亚电影《毕业会考》后有感而发。

在那个时代,除了样板戏,几乎只有阿尔巴尼亚、朝鲜、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越南的进口电影,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电影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

曹景行先生曾说过:

对我这样年龄的一代中国人来说,译制片既是我们窥看外部另一种世界的狭小窗户,又是人生成长中十分稀缺的文化养料。

东欧国家电影是欧洲电影,乃至全球电影的一个重要部分。

早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冒出了“波兰新浪潮”“新捷克电影”“南斯拉夫黑色电影”等学派。

而在20世纪80年代,罗马尼亚电影却声名狼藉。

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自己的著作中只给罗马尼亚电影一页纸的篇幅,甚至有的电影百科全书完全将其忽略。

除此之外,在阿瑟·希勒的《欢喜冤家》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阿瑟·希勒导演作品《欢喜冤家》

在伊日·门泽尔的《我的甜蜜家园》里,一对情侣不得不多买五张电影票,以保证他们幽会看的那部罗马尼亚电影不会因为观看人数过少而被再次取消。

而《洛杉矶时报》的斯蒂文·泽切克却在2010年认为:

“罗马尼亚人不可能拍出烂片,可能是他们的DNA决定他们拍不出烂片。2010年之前的四年内,来自罗马尼亚的电影人每年5月都能席卷法国南部,让那些电影文化大国颜面扫地,其中就包括美国和自命不凡的主办国法国。”

是什么让西方媒体及学者的思想两极反转?罗马尼亚电影又对中国有着怎样深远的影响?

凤凰卫视电影台近年来都有播出《无医可靠》《毕业会考》《两张彩票》《雪山之家》等罗马尼亚电影。

跟随凤凰卫视电影台一起领略罗马尼亚电影史吧!

克利斯提·普优导演作品《无医可靠》

克里斯蒂安·蒙吉导演作品《毕业会考》

保罗·内戈埃斯库导演作品《两张彩票》

克利斯提·普优导演作品《雪山之家》

卡林·皮特·内策尔导演作品《孩童姿势》

凤凰卫视电影台将于6月1日 11:55 / 6月2日 07:55播出罗马尼亚电影《孩童姿势》,敬请期待!

旧时的罗马尼亚放映的几乎全是外国影片,仅有的一些国产片则是竭力迎合小市民的低级趣味影片。

从1940年罗马尼亚被德国法西斯军队占领时起,电影制作就彻底停了下来。

早期罗马尼亚电影

1948年政府颁布了电影工业国有化的法令,所有的电影院和电影企业都成为国家的财产,1950年设立了电影事业委员会。

这才让罗马尼亚有充分的物质技术基础来书写如《生活是胜利的》《理想实现了》《太阳出来了》等一部部反映社会正义建设和民族奋斗史的影片。

我们国家也是在那时正式接触到罗马尼亚电影。

1949年10月5日,中国与罗马尼亚正式建交,1953年第一部罗马尼亚电影《为了美好的生活》进入中国,到1963年暂停时,十年间我国引进译制罗马尼亚电影26部,影片主要以树立民族气节、反法西斯斗争、建设新生活的思想为主。

1954年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电影周宣传海报

1953到1963年间,我国和罗马尼亚频繁举办电影周、电影招待会、电影首映式等活动。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罗马尼亚总理蓬塔时提到:

“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很早就受到了中罗友好的熏陶。那时候,罗马尼亚的优秀影片在中国家喻户晓。”

60年代末,中国与苏联关系交恶,加上国内政治环境,中方对罗马尼亚影片的引进译制工作全部停止。

直到1970年代,中国恢复进口和公映朝鲜、越南、罗马尼亚故事片。

1978年罗马尼亚电影周宣传卡片

之后传出这样一句顺口溜:

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对于“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不得不提到《多瑙河之波》对特殊时期的人们带来的冲击。

《多瑙河之波》中国大陆宣传海报

《多瑙河之波》讲述的是一个罗马尼亚地下组织参与反法西斯斗争的故事。

但它为什么被称为无数50后60后少年“性启蒙”的一部影片呢?

只是因为这部影片中有着零星的亲密片段。

水手的柜门上贴着外国女明星毫无遮拦的照片、男女主角仿佛无人之境地相拥......

《多瑙河之波》剧照

其实以现在的眼光看,这样的画面一点也不出格,但在那个谈情色变的年代,无疑在国人心中泛起了阵阵涟漪,突破了传统底线。

那时候国产样板戏几乎没有感情戏存在。

《杜鹃山》中的柯湘出场前,丈夫就牺牲了;

《南征北战》中原本有感情线,但在拍摄过程中被完全删除掉了。

就连引进的海报,与原片国发行时的海报也有所不同。

1962年引进译制的罗马尼亚电影《港城春梦》,原版海报中女配角形象头戴羽毛礼帽、身着粉色套装、身材凹凸有致,位于海报中心位置。

罗马尼亚版海报

中国大陆版海报

而在国内绘制印发的宣传广告上,只可见两位男主,剧情介绍也较少涉及有女性参与的情节。

不仅在电影里如此,在生活中也一样,男女之间但凡有点亲昵举动,很有可能会被打成“流氓分子”。

所以当年会有人无数次去看《列宁在1918》,只是为了看这部苏联旧片中十几秒长的芭蕾舞片段。

《列宁在1918》中的芭蕾舞片段截图

演员濮存昕曾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们那个年代,长到了20岁,都没看过这样的舞蹈,唯一见到过的一点儿,是在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里,敌人在包厢里策划着暗杀列宁,舞台上在跳《天鹅湖》,这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跳舞的,脚尖能立起来,大腿都露出来,够味儿!”

在那样的情况下看到《多瑙河之波》的亲密画面,人们无不不知所措。

一些地方放映这部电影时,当放到吻戏时,放映员特意给观众解释,说接吻是罗马尼亚人的习俗,就跟我们中国人的握手一样。

作家余华就曾在《录像带电影》一文中写道:

一部《多瑙河之波》让我的少年开始想入非非了。当他看到米哈依将安娜抱起来,调情说“我要把你扔进河里去”时,他的心里悄悄涌起了甜蜜的憧憬。

罗马尼亚

新浪潮

罗马尼亚独裁者齐奥塞斯库

1960-1970

罗马尼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较为富足,外交上扮演着东西方阵营中的重要角色,实际上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的黄金年代。

1989

然而在1989年的东欧剧变中,罗马尼亚是唯一充满了血腥和暴力革命的国家,人民推翻了暴君齐奥塞斯库的统治,但随即陷入了政治混乱、经济衰退,以及权力资本化,剧变给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精神创伤。

1990

罗马尼亚实际上已被西方国家孤立,美国外交部发布了一份罗马尼亚旅游警告,使得本来就低迷的经济更加恶化。

1999

罗马尼亚通货膨胀达到了令人错愕的程度,电费竟然达到原来的500倍之多。

2000

罗马尼亚故事片竟然是零产量,电影工业濒临坍塌。

在20世纪60到80年代期间,东欧最大的制片厂——布夫迪亚片场共拍摄了700部电影,在90年代的时候布夫迪亚只有几部电影出炉,影院数量由原来的450个减少到70个。

克里斯蒂安·蒙吉在回忆这段不堪的往事时这样说道:

“电影时代似乎停留在1940年,我们只看得到美国片和阿兰·德龙主演的旧法国片,以及非常烂的罗马尼亚电影。”

为了支持有才华的电影人,罗马尼亚在2003年实施电影改革法案,通过国家的支持来提供部分制作费用。

同时,一批年轻的罗马尼亚电影人也通过与外资所带来的西方电影人合作迅速成长起来。

《甜蜜的懒散》由罗马尼亚、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共同制作

例如内伊·卡兰费导演的《甜蜜的懒散》便是与欧洲多国合作完成的。

《山之外》由罗马尼亚、法国、比利时共同制作

克里斯蒂安·蒙吉导演的《山之外》也吸引了不少外国资本的投入。

在国家政策和海外资本的共同作用下,新世纪的罗马尼亚电影制作如雨后春笋一般,整个行业开始回暖。

2005年的戛纳电影节,克利斯提·普优导演的《无医可靠》获得了“一种关注”的最佳影片奖;

2006年柯内流·波蓝波宇的《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获得戛纳金摄影机奖;卡塔林·米图雷斯库的《爱在世界崩溃时》获得“一种关注”的最佳女演员奖;

2007年克里斯蒂安·蒙吉凭借《四月三周两天》登顶戛纳金棕榈奖;克里斯蒂安·内梅斯库的《加州梦》拿下“一种关注”的最佳影片奖;

2009年柯内流·波蓝波宇的《警察,形容词》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的评委会奖;

2010年弗洛林·谢尔班的《想吹口哨我就吹》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2012年克里斯蒂安·蒙吉的《山之外》在戛纳国际电影节拿下最佳女演员和最佳编剧奖,并入围奥斯卡外语片名单;

2013年卡林·皮特·内策尔的《孩童姿势》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5年拉杜·裘德的《喝彩!》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18年阿迪娜·平蒂列的《不要碰我》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20年克利斯提·普优的《马尔姆克罗格庄园》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遇见”单元最佳导演奖;

2021年拉杜·裘德的《倒霉性爱,发狂黄片》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罗马尼亚年轻导演们在国际影坛上齐齐发力,被冠以“罗马尼亚新浪潮”的名号。

正如中国古人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这批被命名为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的导演大都出生于1966年之后,齐奥塞斯库时代是他们的集体回忆。

他们的作品基本可以归结为两种主题:

1、对共产主义时代乡愁式的怀恋,以及对当下社会的反思。

2、对齐奥塞斯库时代极权统治的批判。

《加州梦》通过主人公对美国人的偏见与不满,表达了一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复杂态度。

克里斯蒂安·内梅斯库导演作品《加州梦》

一直被边缘化的罗马尼亚,正如影片中用尽手段和谎言来讨好和融入西方主流,而通过流血革命换来的资本主义并没有带来更好的生活,相反产生许多新的问题。

拉杜·裘德导演作品《世界上最快乐的女孩》

《世界上最快乐的女孩》通过女孩梦想破灭,以及社会各色人士的唯利是图与冷漠,传达出对于这种现实的无奈情绪。

斯特雷·古莱亚导演作品《我是共产主义老太婆》

《我是共产主义老太婆》中的母亲对于社会主义时期天真纯朴的追忆,以及对资本主义现实的不满,可以说是导演对于罗马尼亚现状的一种表态。

《毕业会考》中罗密欧夫妇就是在齐奥塞斯库统治时期逃离罗马尼亚的,他们在冷战终结后决定回国生活,随后却被罗密欧称为“一个糟糕的决定”。

《孩童姿势》剧照

《孩童姿势》讲述的是一场车祸后,作为肇事者母亲的科内莉亚运用权术手段为儿子开脱罪名的过程。

母亲动用社会关系为儿子洗脱罪名,对警方颐指气使的态度,以及用钱收买受害者家庭,都让人看到了对于罗马尼亚富人阶层的批判。 

它的影片风格也正是近十年来征服西方影评界的罗马尼亚新浪潮代表性的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孩童姿势》在2013年柏林电影节上脱颖而出,摘得金熊大奖,当时的颁奖人是中国知名导演王家卫。

卡林·皮特·内策尔(前排右一)与王家卫(前排左二)

2018年第8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该片导演卡林·皮特·内策尔受邀成为北京电影节的评委之一,他与王家卫重逢,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未来不排除和王家卫导演有合作的可能。

导演卡林·皮特·内策尔

罗马尼亚电影的影响力势不可挡,再次逐渐覆盖到中国。

电影是实现民心相通的良好媒介,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政府间的电影交流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2016年,北京、上海、西安三地举办了罗马尼亚电影周。

2016年罗马尼亚电影周宣传海报

“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领军人物克利斯提·普优导演的《雪山之家》刚在戛纳获得大奖就成为中国本土电影节的压轴之作。

此外,中国与罗马尼亚的电影学者经常不定期举办研讨会、学术论坛。

2019年5月在第18届罗马尼亚特兰西瓦尼亚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了中国—罗马尼亚电影交流史学术研讨会。

2022年罗马尼亚的中国电影周宣传海报

罗马尼亚电影可谓再一次涌向了中国影迷的眼帘。

不知如今坐在电影院中吹着空调,盯着巨型银幕的你,可否会想起饭后搬着小板凳,冲向露天电影场的青葱岁月呢?

“罗马尼亚新浪潮”在艺术上是不可否认的,但它可以被视为是欧洲电影界的某种诉求下所产生的。

罗马尼亚电影人注意到,社会制度的荒谬是最好的黑色幽默的来源。

他们拍出来的电影满足了西方对于“东欧形象”的假想,赢得了西方观众的同情和共鸣。

《毕业会考》片段截图

讽刺社会仿佛成为了财富密码,市场变得鱼龙混杂起来,创作出了许多为了伤痛而伤痛的作品,甚至在情侣吵架情节中都恨不得把齐奥塞斯库和秘密警察塞进去。

而“新浪潮”导演们的特征——偏爱长镜头、固定镜头、手持摄影、自然光以及极简的叙事风格,实际上是某种程度上经济约束的结果,拍摄当下的环境,显然比重建过去便宜得多。

罗马尼亚每年都有大约200部美国电影上映,占据当地电影市场的50%,欧洲电影占30%,国产电影占20%。

2009年《冰河世纪3》的观众达33.4万人次,《阿凡达》有61万人次的观众。

而在2006到2010年间国产片前20名里,观影人次最多的是《四月三周两天》,共卖8.9万张电影票,在年票房榜上仅位列第47名。

在一众本地电影人的努力下,电影史上留下了罗马尼亚的足迹。

但叫好不叫座,本地市场不买单,是否会成为罗马尼亚电影退潮的信号?

待新一代年轻人老去后,是否也会回忆起这股直击心灵的浪潮?

END

文|Tea

编辑|福尔摩歌、Tea


关键词: